找到相关内容329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律法师答:妄念太多,要怎样摄受六根?

    问: 妄念太多,要怎样摄受六根? 慧律法师答: 妄念太多,那么就观想,我们若是在持咒念佛的时候,这忏云法师教我们的,说我们如果在持咒念佛的时候,可以观想这个佛像,不要想太久,五秒钟就好,那么观想这个佛像,若是没办法,观想这个六字“南无阿佛陀佛”放金光,心才会定,我现在帮人家加持,都一定要观想,你有观想,你的心才会定得下来,你若没观想心没定下来,南无阿弥陀佛&...

    慧律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1/18235294471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念阿弥陀佛一声,念佛之念是正念是妄念

      问:念阿弥陀佛一声,念佛之念是正念是妄念?如我解释是妄念,一念一动皆是妄念,但妄念分为两种,即正念与不正念,正念也妄,不正念也妄,念佛之念是妄念的正念,参禅亦妄念之正念;若将一念无明断了,等于死人一样,根本就不能念佛,就不能参禅,因一念妄念一起,就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如念佛是舌根,参禅是意根,是否? (南京魏家骅)   月溪禅师答:不错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473310945.html
  • “文物宝谷林泉高致——洪谷山”系列之二 塔林咫尺息妄念

      “文物宝谷林泉高致——洪谷山”系列之二 塔林咫尺息妄念   记者盛夏文谷武民图   人类遗存历史文化胜迹中,宗教名胜占相当比重。名山大川间,石窟、寺庙、佛塔等构成了僧团生活修行的主要场所,...。塔林往往离寺院不远,弃却凡胎的僧人逝后仍可听闻晨钟暮鼓。所以有人叹:“佛心一笑千载过,禅机百思暂态空。塔林咫尺息妄念,江山万里兴刀兵。但得挣破红尘网,堪与顽石做良朋!”   唐代大缘禅师摩崖石塔...

    盛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2789821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念名利叫做妄念,念佛何以不叫妄?想财物叫贪,想西方何以不叫贪?

    用佛念来代替妄念。好比关在笼子里的猴子,总是跳个不停,假若给他一点食物,就会停止一下。我们的思想像猴子一样的好动,且比它更难管理,因为饱暖了思淫欲,饥寒了就起盗心,所以也要给它一点精神食粮,来制止它的妄动。这种精神食粮,不是‘西厢记’,也不是‘封神榜’,而是念佛法门,这是对治妄念最有效的方法。   我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,绝不准许小孩子玩刀,但是他们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02711657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如为希望成佛而学佛,是为贪得心,自私心,岂非妄念?(张文炳)

    问:如为希望成佛而学佛,是为贪得心,自私心,岂非妄念?(张文炳)   李炳南答:迷恋欲尘,方为之贪,学佛本去染改习,明心见性,是谓精修,成佛为普度众生,亦不得谓之私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323212839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所谓‘观想’与‘回向’,是否即无明妄念?(赵永超)

    问:所谓‘观想’与‘回向’,是否即无明妄念?(赵永超)   李炳南答:观想是修持之一种方法,观是观照,想是设想。在事方面,为净宗之十六观,密宗之本尊观等;在理方面,为观身不净等四念住,及三谛三观等。回向是一种愿心,是把一切功德,收回来送向一个目的所在。有回事向理,回因向果,回自向他之种种。以上二者与无明妄念有别。

    李炳南

    |析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415512884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一念不觉而为众生,妄念断了,反归佛性,与法师所讲大相冲突。

      问:照一般所说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只因一念不觉而为众生,妄念断了,反归佛性,与法师所讲大相冲突。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“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因一念不觉而为众生&...;真法性本净,妄念何由起;从真有妄生,此妄何所止;无初即无末,有终应有始,无始而无终,常怀懵兹理。”就是说佛性本自清净,哪里会起妄念,起妄念的是脑筋,不是佛性,假使妄念是从佛牲起,那么根本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294810932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法师所讲真妄偈,真法性本净,妄念何由起?

      上海觉根法师   问:法师所讲真妄偈,真法性本净,妄念何由起?从真有妄生,此妄何所止?无初即无末,有终应有始,无始而无终,常怀懵兹理,是谁说的?   月溪禅师答:是唐朝复礼法师说的,法师是明心见性的人,从自性中流露出来,大慈大悲,说此偈,在当时有根多的人,依此修行,皆明心见性,如我记得的,有一禅师,叫乌巢道林禅师,就是现在西湖边凤林寺的开山祖师,也是依真妄偈修行悟道的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531311047.html
  • 非心非佛:妄念生死,迷悟一念,应无所住,是修行者的解脱关键

    烦恼杂染与清净佛性之间的鸿沟,引发潜在的智慧功能,造福于生命的提升。揭示事物之间平等性的目的,就是要求人们不要妄念执著,不要迷信偏执,任运自然,减少和最终破除因为自己心灵的污染、扭曲而产生的烦恼和痛苦。...似祖,祖曰:“梅子熟也。”   法常与马祖的话都很巧妙,反映出两人“心心相印”。马祖用“梅子熟也”来称赞法常,说明了非心非佛仍然只是破除修行者的妄念执著,是方便施设而已。如果大家仍然不解一片苦心,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2959791.html
  • 问:修习禅定中容易打瞌睡怎么办?

    疲倦容易显现出来,清醒时就妄念纷飞,很在意妄念太多,而且这些妄念又挥之不去;疲倦时就不由自主的入睡,等休息够了自然会醒过来,甚至觉察到自己在睡,而很在意的惊醒过来。事实上,在意的本身就是妄念,就是分别,我们观察到妄念多、打瞌睡只是观察没有分别,认为妄念、打瞌睡、昏沉……是不好的,认为清醒、入定是好的,这个认知是最大的妄念,因为清醒、昏沉、睡眠、入定等,这些都是禅定修行者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2478082.html